伊莉討論區

標題: (生活百科)【諾曼第70年】歷史第一眼 登陸日首篇報導 [打印本頁]

作者: wer3399    時間: 2014-6-24 05:02 PM     標題: (生活百科)【諾曼第70年】歷史第一眼 登陸日首篇報導

本帖最後由 wer3399 於 2014-6-24 05:02 PM 編輯
看帖不強制回覆,要回覆就請遵守版規 (需更詳細請點版規)
發表主題、回覆請遵守規則、扣分警告遠離你
想獲得額外的積分嗎 : [ 發表文章 ]、[ 違規檢舉 ]                           


                                                                        
生活百科及冷知識(伊莉討論區-EYNY)








1944 年 6 月 6 日,盟軍啟動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作戰,登陸法國諾曼第,
解放被納粹德軍奴役的歐洲。在 15 萬 6000 人的大軍之中,有10多位《美聯社》
的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其中一位羅傑.格林(Roger Greene)為人類發出這場
歷史性戰役的第一篇報導〈在法國灘頭,6月6日〉(On a Beachhead in France,
June 6)。





諾曼第登陸之日的第一篇報導,《美聯社》的〈在法國灘頭,6 月 6 日〉。


[attach]102025077[/attach]
(美聯社)



在法國灘頭,6月6日
On a Beachhead in France, June 6


在盟軍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之下,希特勒的「大西洋長城」已然開始裂解。
Hitler's Atlantic wall cracked in the first hour under tempestuous allied assault.


此時此刻,我深入法國西北部的一處灘頭,德軍戰俘熙來攘往,大部分都已負傷,
但德國佬依舊負隅頑抗。

As I write, deeply dug into a beachhead of northwestern France, German
prisoners, mostly wounded, are streaming back. But the Boche still is
putting up a terrific fight.


海灘與海面上,到處都有砲彈爆炸。放眼望去,盟軍船艦有如潮水,一波一波湧上
海岸。

Shells are exploding all over the beach and out at sea as wave after wave
of allied ships, as far as I can see, move into shore.


負責保護我的軍官查爾斯.伯欽爵士才登陸15分鐘,就三度受到輕傷。我周遭 5
英呎的範圍內,躺著3位陣亡官兵。

My escorting officer, Sir Charles Birkin, was slightly wounded three times in
the first 15 minutes ashore and three men were killed within five feet of me.


我們的重裝備現在正怒吼上岸,我軍不但已經牢牢掌握灘頭,而且正向內陸挺進。
Our heavy stuff is now rolling ashore and we not only have a solid grip
on the beachhead but are thrusting deep inland.


海灘充斥著部隊和推土機,綿延數哩。戰事稍稍平靜了15分鐘,顯示德軍的巨砲
已經被殲滅。

The beach is jammed with troops and bulldozers for many miles, and
now it has been quiet for 15 minutes, which apparently means the
German big guns are knocked out.


我們這一區的傷亡還算輕微。
Our casualties on this sector have been comparatively light.





美聯社記者羅傑.格林
[attach]102025075[/attach]
(美聯社)



我是在晨間8點45分登陸,槍林彈雨中涉過深及腰部的海水,一路遇到許多傷兵,
還有一些已經捐軀。納粹戰俘也出現了,他們姿態僵硬,表情陰沉。

I landed at 8:45 a.m. wading ashore waist deep in water under fire to
find quite a few wounded and some killed on the beach — and Nazi
prisoners, very stiff and sour-looking already coming back.


登船之前,當局告訴我們,今天會有 1 萬架盟軍飛機進襲;現在看來,我們完全
掌握了制空權,德軍戰機一架都不曾出現。

Before embarking we were told there would be 10,000 allied planes attacking
today and there is every sign our air mastery is complete. So far not a single
German plane has been seen.


一整夜航渡海峽的過程,大體上也非常平順,到了最後一段路才驚濤駭浪。
The night-long channel crossing also was quiet until the last mile.


德軍戰俘說,希特勒兩天前才視察過這處海灘。他們承認,盟軍的攻擊讓他們猝不及防。
German prisoners said Hitler visited this beach two days ago and they admitted
they were taken by surprise.


在這一段海灘,只有幾百名德軍戍守。他們的機槍火網雖然非常可怕,但是很快就被壓制。
Only a few hundred Nazis manned the beach defenses on this sector. They laid
down a terrific machine-gun fire, but were quickly overwhelmed.


就我迄今所見,希特勒號稱「大西洋長城」的龐大混凝土防禦工事,無影無蹤。德軍部署
在內陸的砲兵不可小覷,但是他們海灘的防禦其實微不足道,只有狹長散兵壕與成串的鐵
絲網而已。

As far as I have seen there is no sign of Hitler's vaunted Atlantic wall with its
massive concrete fortifications. German artillery deeper inland is very formidable,
but the beach defenses are piddling, rifle-slits and strands of barbed wire.


[attach]102025076[/attach]







【諾曼第70年】歷屆美國總統的朝聖之旅


70 年來,許多文學與電影皆以這段諾曼第登陸史實為題材,創作出一部部撼動人心
的不朽作品,感動了無數讀者與觀眾,其中,也包括歷任的美國總統。由於登陸戰
死傷太過慘重,使得二戰告終後的幾年內,許多國家與參與者擔心觸景傷情,紀念
活動大多低調進行,連當年統領盟軍的五星上將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在當選美國總統後,也僅在1954年發表簡短聲明,聲明的最末一行寫道:
帶領世人脫離二戰的勇氣、奉獻與信仰,也將繼續引導我們不懈地追尋和平、
安全與自由。




[attach]102025211[/attach]



以人權外交作為任內美國冷戰戰略的的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1978 年
1 月成為造訪諾曼第的首位在任美國總統,冷戰方酣,卡特表示在同盟國弟兄犧牲
奉獻的精神感召下,「我們的意志堅定,再沒有誰可以大膽危害歐洲自由。



諾曼第登陸 40 周年時,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登上了當年美軍浴血奮戰
的法國奧克岬(Pointe du Hoc)山丘,雷根感性的說:「弟兄們攻下奧克岬,美軍
佔領了要地,盟軍收復了歐洲戰場,無名英雄們結束了二戰。




https://www.youtube.com/v/eEIqdcHbc8I#t=105



知名歷史學家布林克利(Douglas Brinkley)解釋,直到雷根在奧克岬發表紀念
聲明,「我們才真正開始感念二戰」。雷根的奧克岬演講中,也不忘表揚當年前
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貢獻,並表示美國準備以和解精神接觸前蘇聯,預告了雷根
政府後來對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從全面對抗轉為相互了
解的友善態度。





[attach]102025220[/attach]
美國總統雷根(右)與夫人南茜1984年參加諾曼第登陸40周年紀念活動。





1994 年,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出席諾曼第登陸 50 周年紀念,
當時冷戰甫落幕,柯林頓再度藉由追憶二戰來擘畫後冷戰的世界,他說道
我們該如何不讓諾曼第登陸弟兄白白犧牲?停止師出無名的鬥爭殺戮。



任內歷經 911 恐怖攻擊的布希總統於 2002 年 6 月 6 日造訪這片海灘,
他希望將二戰的勝戰精神轉變為反恐戰爭的最後勝利,「字詞僅能表達我
們對犧牲戰士的部份緬懷,但不要忘了,對於在阿富汗戰爭中傷亡官兵的
家庭,傷痛才剛開始蔓延。








歐巴馬(Barack Obama)6 日參加諾曼第登陸的 70 周年紀念慶祝活動,
他對著現場高齡至少 80 餘歲的耄耋老兵以及觀眾說:「無論是什麼讓你覺
得憤世嫉俗,想想這些當初犧牲的士兵,就在這片海灘上,他們化身為一波
波爭取自由的浪潮,前仆後繼,令人動容。」提及當前的世界局勢,他要戰
場亡靈放心,因為「薪火相傳,永續不熄(your legacy is in good hands)
」。



https://www.youtube.com/v/Dijjj8on2Bk



今日,法國奧瑪哈海灘(Omaha beach)上的潮水仍舊規律不間斷的拍打著
岸灘,當初曾參與二戰與諾曼第登陸的老兵亦逐漸凋零,歷屆美國總統在追思
撫昔之際,心中最大的疑問與心願,應該是冀盼世界和平能夠真正的到來。





1944年6月6日,搭乘小艇準備執行諾曼第登陸的聯軍。

[attach]102025074[/attach]









【諾曼第70年】海天見證 老兵不死 歷史永存



[attach]102025261[/attach]


[attach]102025258[/attach]


[attach]102025257[/attach]


[attach]102025259[/attach]


[attach]102025262[/attach]


[attach]102025265[/attach]


[attach]102025263[/attach]


[attach]102025260[/attach]







[ 文章來源  : 風傳媒 ]



作者: 優宮2    時間: 2014-6-25 06:47 AM

活者的人應該會感到很欣慰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為死者默哀....
作者: 希非爾斯特    時間: 2014-6-25 10:27 AM

國家與國家的分隔哪時候才有可能消失呢?
作者: mach10031    時間: 2014-6-25 11:33 AM

現在能這麼和平真得要知福阿
當時誰都要上戰場~!!根本地獄~
作者: n122j221    時間: 2014-6-25 12:06 PM

慘烈的犧牲換來的和平...
希望未來人類的紛爭不要再用戰爭來解決了
戰爭這種事情發生在電玩遊戲裡就好
作者: saywhatyouwant    時間: 2014-6-26 09:57 PM

當時的人真的很偉大 , 為了國家 , 為了自由 , 犧牲了自己的身體甚至生命 !!
作者: zoo333333    時間: 2014-6-27 12:55 AM

希望別再有戰爭了
實在是相當野蠻的行為
作者: whitetigercg    時間: 2014-6-27 02:17 PM

上次才在d day那天見了其中一個D day英雄本人。
但他很老了有90歲。
活歷史呢!
他是我們去的戰後退伍軍人協會的會員而且那間是依他命名的。
是我們的老成員大家很尊敬他的!

在我其中一篇文章可以看到當天的照片

補充內容 (2014-6-27 02:18 PM):
http://www10.eyny.com/thread-9652891-1-1.html
作者: do0741    時間: 2014-6-27 05:52 PM

這麼多年了阿!諾曼地可是被無數電影.電視做為情節的地方呢!
作者: jiwei1994    時間: 2014-6-27 06:17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x122211080    時間: 2014-6-28 02:07 AM

真的是很經典的一場戰役!!
搶灘死傷無數啊!!
恐怖的戰爭!!
作者: L5726586    時間: 2014-6-29 02:15 PM

當時的戰役可真的是慘烈啊!
作者: manda700607    時間: 2014-6-30 01:28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殭屍必須死    時間: 2014-6-30 08:14 AM

西方世界
非常尊重 已退軍人
尤其是經歷 大戰過的 更是 有崇高地位

作者: s2006103    時間: 2014-7-1 01:02 PM

當年那些戰爭的英雄們!向你們致敬拯救世界!
作者: jennjong    時間: 2014-7-1 01:02 PM

殭屍必須死 發表於 2014-6-30 08:14 AM
西方世界
非常尊重 已退軍人
尤其是經歷 大戰過的 更是 有崇高地位

若是在台灣....就變成容易被忽略甚至排斥的凋零老榮民了....

一樣的戰士, 有不一樣的結局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s03.p01.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