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冷兵器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s111    時間: 2012-12-7 10:42 PM     標題: 冷兵器

冷兵器
皮甲可說是各種盔甲的鼻祖了,將獸皮晾乾,上油鍋煮;再晾乾,揉軟,縫紉即成。基本不具備防護力,穿著難受,容易擦破皮膚,多數裝備弓箭手與工兵。
[環狀甲]
將數圈鐵箍套在皮甲外,即是環狀甲。一定程度上可防備刀劍的砍劈,但當胸搠來就無能為力,亦不可當弓箭與矛刺。
[鎖子甲]
  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但弱點是其柔軟。用打擊武器猛劈力砸,穿著鎖子甲一樣難以倖免。製作相當複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做鎧甲很辛苦,特別是軟甲類的,和做衣服一樣需要量體裁衣。”以12世紀的鎧甲作坊為例,鎖子甲是由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鐵絲,加熱後打扭曲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圓環,並且敲打成寬3毫米左右的扁環,在環的兩端衝出直徑1毫米左右的小眼,互相套住之後,用一毫米直徑的鉚釘連接起來。一個專業的鎧甲師傅一天內能完成10到20厘米見方的一塊“鐵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據說在11、12世紀時,一名騎士的全套裝備,價值相當於一個小型農場;鎧甲師傅在中世紀的農奴制度中,也是能夠和牧師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尊敬。
鎖子甲是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最早在公元前6世紀由凱爾特人發明,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接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羅馬人將鎖子甲傳到西亞,而阿拉伯人改進之後的鎖子甲工藝,又隨著十字軍東征反饋回歐洲,自此之後,歐洲的鎧甲製作工藝才真正地發展起來。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罩在貼身衣物外面

[胸甲]
名為胸甲實則遮蓋的範圍更廣,軀幹、四肢都用整塊厚重的鋼鎧包裹,關節仍用鎖子甲,袖口帶著連指的手套,頭部包在完整的頭盔中,僅留一小縫供透氣與觀察。只有重騎兵用這種裝具。防護亦極為完善,大多數武器再難構成威脅。
用於保護軍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殺傷的滬具。由兩塊堅固的彎板-----胸板和背板組成。古代胸甲用密實的氈片外包皮革製成。後來出現了鐵製胸甲,其前半部與後半部上面用環拍和鉸鍊或包鐵皮帶連接,下面用腰帶係緊。胸前點綴以壓制紋或鑲嵌飾物,且鍍金或鍍鍍,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國軍隊申,胸甲於1731年裝備重騎兵,經短時停用胸甲騎兵
[板狀甲]
  或者稱硬皮甲。介於環狀甲與鎖子甲之間的過渡產品,將片狀的裝甲塊釘在皮革上,可以防護從上方及前方來的打擊,如果穿過板甲的接縫或從下方捅刺還是可以造成傷害。歐洲很少,所常見的是日本,足輕騎兵穿的都是這個,原哲夫的作品中較多,看起來烏光錚亮是因為刷了一層漆。
[鱗甲]
可被視作板狀甲的改進,原先裝甲塊為皮製,現改鋼片;原先關節處內襯為亞麻,現改鎖網。總是過渡產品,所見甚少,頗像三國連環畫中的裝束。
穿鱗甲的十字軍下馬騎士鱗甲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鎧甲,在古代各文明國度的軍隊中,都有鱗甲的出現。世界各地的民族不約而同地發明鱗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小片金屬易於加工;就連多穿亞麻制護甲的埃及、亞述等國的士兵,亦不排斥鱗甲。不過,古典時代早期的鱗甲遠不能與中世紀的同類相比:如波斯士兵穿著的鱗甲,只是簡單地把金屬片縫在衣服上——這樣的甲胄,在實戰中的防護力可想而知。
在馬其頓征服之後的希臘化時代,各國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鱗甲為主要裝備。早期的羅馬軍隊,樣式完全仿照希臘軍隊建成,鱗甲之類的鎧甲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防具。在羅馬之外,凱爾特蠻族很早就發明了鎖子甲。就防護力而言,鎖子甲的防禦效果並不比鱗甲強;但鎖子甲比鱗甲更為輕便,因此不僅蠻族使用,羅馬的軍官們也接受了它。後來,羅馬人在鱗甲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著名的環片甲:它仍然靠一片片甲葉連接,不過,它把原來鱗甲的小甲葉放大成了大片的弧形甲片。
在中世紀早期的黑暗時代中,歐洲又重新回到了蒙昧時代,鎖子甲和舊式的鱗甲就成了他們僅有的選擇。再加上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優秀的羅馬鱗甲製造工藝,鎧甲的歷史開始在歐洲重複,鱗甲又逐漸推廣,很快就和鑲嵌皮甲一起流行起來。
這時候的鎧甲和文藝復興之後的鎧甲在防護力上相差甚遠。鱗甲是用細小的鐵環將寬而厚的長方形金屬片連接起來。鱗片間有空隙,活動也不方便,就像是“麻將席”那樣;所以那時的鱗甲一般只做成背心大的一塊,由頭上套下去,再用皮繩紮緊兩脅,這樣的裝備直到查理曼時期才算有了一些進步:由更寬的弧型鐵片夾在延展性好的麻布袍子裡,互不連接,由鉚釘固定在袍子上,類似清朝的鎧甲。這樣的鎧甲可以比較自在地活動,但缺點是無論什麼季節都要穿著一身棉被打仗……
8世紀的時候,鱗甲的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魚鱗形的甲片互相直接連接,並且緊密覆蓋,無論是可動性還是防禦能力都比原來的鱗甲上了一個台階。但是這樣的鱗甲很沉重,製造時間非常長,而且必須完全定做,因此非常昂貴;即使是到了10世紀,也是領地1000英畝以上的大貴族才能夠擁有的防具,因此它也有一種身份的象徵在其中。穿鱗甲的十字軍
[波斯魚鱗甲]
  波斯人的一種鎧甲。波斯人的魚鱗甲帶有袖子。波斯和米底人的步兵和騎兵就穿著這樣的鎧甲。鎧甲是由一排排連結在一起的金屬片製的,有青銅製的,有鐵製的。貴族騎兵的鎧甲常常是鍍金的。這些鎧甲是由國王軍械製造作坊生產。魚鱗甲的樣式有幾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用金屬鱗片製成的。鱗片的上邊呈直角,下邊呈圓形。它有各種尺寸,從1.5厘米到5厘米不等。用金屬(青銅)鱗片製成的盔甲產生於公元前二千年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製作形式(都是把鱗片固定在軟底上)有兩種:第一種型式是鱗片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都有孔,整個平面被固定在軟底上;第二種形式是鱗片僅僅上部有孔,有時中間也有孔,鱗片只是上半部被固定在軟底上。第二種類型是用長方形金屬薄片製成的。這類的薄片呈長方形,長度為2.5-9厘米,寬度為1.2-3.2厘米。大多數長方形的薄片有4個孔,每個角上有一個,供穿繩(或皮條)固定之用。第三種類型通常是用鍍金的方形薄鐵片製成的。第四種類型是用邊上帶有許多孔的青銅直角薄片製成的。阿黑門尼德時代的波斯人還有用非金屬的軟材料製成的鎧甲,例如用亞麻、氈子和皮革等材料製成的鎧甲。
[全身甲]
  鎧的發展終於到達頂點。這種為每名騎士量身定制的裝具連人帶馬都裹在鋼甲中,關節處亦是極為複雜的鋼套與螺栓。每套鎧甲都有主人所取的愛名,一如騎士的坐騎與佩劍。從長弓或弩中射出的穿甲箭在遠距離上也只能鑿出小孔,別的武器更如隔靴搔癢。分量反比鎖子甲為輕,穿著更舒適,因為重量由軀幹與四肢分擔,不再單單壓在肩膀。缺點還是其重量,全重50公斤以上,不包括馬鎧的分量。三四個訓練有素的侍從為騎士套上鎧甲要三個小時,自己在戰場上想鬆開根本不可能,接合處都用螺絲上緊。順便提下,螺絲起子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應運而生。阿金庫爾戰役是重裝騎兵的噩夢,那裡連續下過兩週的暴雨。當騎兵從兩翼包抄時陷入了泥沼,戰馬紛紛被英國的長弓射倒。泥濘中掙扎的騎士無法自己站起身來,而被對方的匕首輕易的解決。
[頭盔]
從維京海盜的牛角盔到法國步兵套在頭上的鐵鍋,頭盔的式樣千奇百怪不一而足。總的功用是為頭部提供防護,有頂部的主體,兩側及後面的護翼。環狀甲的肩膀以上有一圈鐵皮保護頸部,與頭盔相連。歐洲的盔上修飾成分不多,羅馬人青銅盔上高高的頂飾較為別緻,但青銅盔重達10-20公斤。後期重騎兵的頭盔用鋼片拼合,就輕巧許多。盔上開一條細縫,可以從中張望,這時期的頭盔尤其註意對咽喉、兩翼和眼部的保護。縫越小,防護性越好,但視角顯然受更多限制,要求不同,務求平衡。
中國頭盔。冑,戰國以後稱兜黎,宋代以後稱盔。中國傳說最早的冑由蚩尤創造。人們用獸角、藤條獸皮製成頭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銅冑為商代青銅冑,皆用青銅整體範鑄,飾有獸紋。銅盔也稱冑,古代作戰時用以防頭部的防護裝備,其形如帽,可以同時防護頭頂、面部和頸部,盛行於商周時期。周代銅冑也是整塊範鑄,左有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周邊寬帶上凸出一羊排圓泡釘。出土的周冑,造型樸實。戰國出現鐵兜鑑,用鐵甲片層層編壓而成。此後至宋代,頭盔一般為整塊範鑄,鐵甲片編綴,或二者結合製成。明代夫盔大體承襲宋制,有所改進。明朝御林軍用鎖子盔,鐵缽像一頂便帽,下沿裝鎖子鋼絲網,盔高八寸許,網長一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士兵的鐵盔較簡單,裝飾不多,鐵缽高大,肩庇較寬,整個盔面上寬下窄,形如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賞,可插貉纓。及至火器廣泛應用後,鐵盔的形制趨向輕體化。清中葉以後,甲胄成為儀仗、校閱時著用的裝飾品,實戰中較少應用。清朝末年,西式鋼盔傳人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皮條編綴而成。甲均塗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鱉魚皮、水牛皮等為主。幾乎每個武士均裝備甲,有的馬匹也著甲。春秋戰國之交,鐵兵器出現後,皮甲不能抵禦鋒利兵器的打擊,逐步讓位於鐵鎧甲,但皮革作為輕便防護裝具仍沿用達千年之久。
[盾]
  古代一種手持的防衛兵器。開始用木、竹、皮革,後來用銅鐵製造。形體多為長方形、圓形或梯形。表面塗以色彩及圖式。背後有握持的把手,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古代東方、古希臘及古羅馬諸國,廣泛使用盾。公元前兩千年出現了銅盾,後來又出現了鐵盾。木盾外側表面中央通常固定乍塊突起的金屬板--------鐵護手。盾包有一層或數層皮革,可防止箭、矛和劍的傷害。作戰時,可將盾用皮帶系在一隻手臂上,或執其把手;行軍時,以盾內側的皮帶掛在背後。盾的證面通常繪有各種彩色圖案、標誌、徽章等。 9一13世紀,扁桃形、三角形和圓形帶鐵護手的木盾在西歐和東歐得到廣泛應用。到13世紀中葉,隨著冷兵器的發展和盔甲的改進,步兵扁桃形盾的高度從1,7米減到0·75米,騎兵圓形盾的直徑也縮小到0·75米。 15一16世紀,直徑為0·5米左右的圓形鐵盾開始佔多數。
中國原始社會就有簡單的盾,以後種類和形制越發完備,又稱為"幹"、"牌"、盾的名稱、形狀、尺寸也各有區別。如《釋名》記載出於吳地大而平的盾叫"吳魁",出於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再如步兵用盾稱步後,車上用盾叫"子盾",騎兵用盾叫。旁柳"等。明代還發明了一些與火器並用的盾牌,內藏火器或箭,接近敵人時,即可發出,不僅掩護自已,還可以殺傷敵人。隨著火兵器的發展,盾逐漸被廢棄。但是,在中非、南美及大洋洲諸島的一些民族中,盾仍延用至今。厚木板製成的簡單護具。講究的外麵包鐵,形狀各異。一般左臂持盾,右手持武器。中等大小的盾即可抵擋幾個對手的攻擊,也能有效的擋住普通的弓箭。
 中國古代盾牌又稱“幹、秉甲”。古人作戰,左手秉盾以自衛,有手持刃以殺敵。盾一般不超過三尺長,多為長方形或梯形,也有圓形的。較大的盾叫“吳魁”,或稱吳科。戰車用的盾較小,稱為矛盾。盾的後面有把手,便於手持作戰。大型的防盾稱做。彭排,高約八尺,牌長可蔽身,內施槍木倚立於地,供城守、水戰,布營用的大型盾叫苦,是防守戰具。盾大部分用木頭、藤、竹製作,有的蒙以生牛皮。銅鐵盾因份量重,除儀仗用外,很少在戰場上使用。盾的表面塗漆,並繪有龍虎、神怪、鳥獸花紋。殷商時期,盾牌上裝有青銅飾器,多製成猙獰的獸面或人面,藉以恐嚇敵人。東周流行長方形木後,表面塗漆,紋飾精美。春秋時代盾成為主要衛體護具。宋代騎兵用小圓形旁牌,步兵用長方形尖頂旁牌。明代軍中多使用輕型盾牌,如手牌、搓(挨)牌、燕尾牌等。每面長五尺,多用白楊木、松木製造,闊約二尺左右。還有藤條編織的圓形藤牌,徑約二尺,周緣略卜高,箭射中後,防止箭滑脫傷人。火器出現後,盾逐漸被淘汰。
[巨盾]
  亦稱塔盾,出現多在早期。羅馬的軍團靠它組成烏龜陣,斯巴達戰士與祖魯人也多有使用,特洛伊戰爭雙方都用這種一人高的盾。背面有條皮帶,挎在肩上,整個人都能躲在其後。這種盾如此巨大,以至於影響自己移動,若在撤退時就要將之丟棄。斯巴達人的豪語是:"帶著我的盾凱旋,或者躺在上面歸來。"
[小圓盾]
騎兵使用這種盾的較多,因其背面有扣,可套在臂上不影響行動。提供最低限度的防護,可抵御劍或釘錘等近戰兵器。





















作者: 明圣    時間: 2012-12-9 12:55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ope9501    時間: 2012-12-10 08:39 PM

不管是冷兵器或熱兵器 離開了人 它什麼也不是
人才是一切殺戮的元凶
作者: longtimer    時間: 2012-12-11 08:07 PM

古時候真要身強体狀呀
不然連上馬都有問題呀
作者: hlchtchd    時間: 2012-12-13 02:38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B205    時間: 2012-12-14 09:18 PM

字很多.
圖很少.
如果圖與字的比例可以均衡一點就更好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s03.p01.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