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儒家不推姜子牙、岳飛的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warguild    時間: 2016-12-16 09:19 PM     標題: 儒家不推姜子牙、岳飛的原因?

儒家非常推祟神化的關羽,認為這符合忠義的象徵。
看各地方的宮寺廟就知道了。
但卻不推正史的姜子牙、岳飛,其忠義的象徵比關羽來的更有效率。
關於的雕象比其他來的多、更多人祟拜。
難怪儒家也落入看哪個神化較強就推哪個?
作者: gagapantera    時間: 2016-12-17 08:54 AM

1.呂尚:商末周初人,小弟不才,可成為忠義象徵的具體事蹟為???不食周粟那兩隻比較有表現出忠義吧

2.岳飛,宋朝人,宋->元->明->清
元:蒙古大汗:他是誰?地位最低,打敗漢人(金人)的南人將軍可以幹嘛
明:這朝代的皇帝神人怪胎居多,對政治宣傳完全沒興趣,連當代岳飛都給宰了
清:完全政治錯誤,還是捧關羽吧

PS:關羽:俺的神話從東漢末就開始流傳了,還需要儒家捧


作者: gp02mk2    時間: 2016-12-17 11:04 AM

本帖最後由 gp02mk2 於 2016-12-17 11:39 AM 編輯
gagapantera 發表於 2016-12-17 08:54 AM
1.呂尚:商末周初人,小弟不才,可成為忠義象徵的具體事蹟為???不食周粟那兩隻比較有表現出忠義吧

2.岳飛,宋 ...

岳飛是到明代明神宗才被推崇
關羽在五胡十六國在就開始友民間信仰了(參考北夢瑣言)
隨代就入佛教護法神(參考智者大師別轉)
唐代正式入武廟被推捧武聖

明洪武中複侯原封,萬曆二十二年因道士張通玄之請,進爵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又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又封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子平為竭忠王,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賜以左丞相一員為宋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其道壇之三界馘魔元帥,則以宋岳飛代。其佛寺伽藍,則以唐尉遲恭代。

岳飛被明神宗推捧的時候
他的官位還只是頂替關羽原來
當時還不止岳飛一個頂替關羽前位子
還有一個尉遲恭頂替關羽佛教護法神

再來關羽被推
主要原因在於魏晉南北朝 五胡十六國
那個時代是道德最敗壞的時代
任何殺君 篡位不忠不義等一大堆爛事鬧最兇的時代
當代人們當然會選時代最接近的理想忠臣來膜拜
而且關羽的民間信仰在五胡十六國就已經開始
哪有道理明代才開始被推捧的岳飛可以硬插硬比下來的?

清代打壓岳飛?
宋明兩位太祖也打壓過關羽
兩人都有強制把關羽趕出武廟
他們兩認為關羽最後下場淒慘不夠格能入武廟
結果民間關羽信仰太旺盛
沒幾年又被請回去
官方打壓不代表信仰會跟著斷絕
還不提岳飛後來還被乾隆吹捧祭拜
而且儒家原本講求子不怪力亂神

是到宋代才願意用宗教來教化人民
再宋之前吹捧關羽的主要是佛教 道教居多

再來姜子牙也是武聖 而是在關羽之前
關羽被吹捧主要是後來魏晉南北朝到宋唐之前的時代太過於混亂
才成為環境理想的道德需求而吹捧信仰

至於關羽東漢時代開始有?
太誇張也太恐怖了
除飛是把關羽萬人敵這個國際大將名聲也算在內.....
作者: ergun1    時間: 2016-12-17 11:58 AM

我覺得過度推崇岳飛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岳飛這麼偉大,忠誠,卻落得那種下場。樂意效仿的人肯定有,但恐怕不會太多。至于姜子牙,都七老八十才被人重用作為榜樣實在也不算是太理想。 另外總覺得關羽是義大于忠(當然,我指的是《三國演義》,不是正史),比如華容道,抓曹操的話才是對劉備的忠,放曹操則是報答曹操對自己的好,算是義,而關羽選擇了后者。
作者: cobra911e    時間: 2016-12-17 01:49 PM

儒家就是多趨炎附勢之徒,
皇帝都封關羽是神了,這些迂儒當然大聲叫好。
宋代以前,關羽還未受皇帝冊封,
關羽在這些儒者士大夫前還屬鬼怪妖異之說,
到冊封後,就開始歌功頌德,忠義云云,
不論關羽偉大與否,儒家捧誰很重要嗎?
作者: warguild    時間: 2016-12-17 05:10 PM

儒家的忠義思想很有問題
只要是有忠有義,不管主子正不正統、品性、人格、道德、價值觀如何,
只要忠義,就受儒家推。
這點真的很奇怪,不分是非對錯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16-12-17 05:45 PM

warguild 發表於 2016-12-17 05:10 PM
儒家的忠義思想很有問題
只要是有忠有義,不管主子正不正統、品性、人格、道德、價值觀如何,
只要忠義,就 ...

儒家推崇伊尹也推崇管仲
但是
伊尹曾經放逐主君代理朝政
管仲私德不佳也不是侍奉於天子
不過伊尹雖然放逐了君主太甲
但是隨著太甲歷練成功歸來後替商朝迎來一位聖君
管仲輔佐齊桓公讓戰亂不堪的春秋時代迎來一次大好的局面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儒家有問題
因為儒家本來就不是君主至上的思想
光是民為貴的思想後世各代都不太敢在君主面前提
儒家會去推崇對人民、民族有正面效果的人反而是比較回歸原本的層面
而君主至上的儒家是受到歷代統治者曲解過的儒家
作者: 3542    時間: 2016-12-17 09:42 PM

cobra911e 發表於 2016-12-17 01:49 PM
儒家就是多趨炎附勢之徒,
皇帝都封關羽是神了,這些迂儒當然大聲叫好。
宋代以前,關羽還未受皇帝冊封,

孔孟時代、先秦儒家
與漢武帝開始提倡的儒家很不同
最初他們的核心精神是「正名分」
維持每種身分該有的形象與秩序維護

論語孟子裡都可找到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今文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這類批判君主和政治的想法,可沒有一昧「尊君」而已

但到了中央極權政府的時代
學術思想受到干預,出仕項目設了門檻
又與法家、陰陽家等各種學說混雜,逐漸失去原本的精神
也變得鄉願、迂腐、沒操守,被稱作「腐儒」
作者: warguild    時間: 2016-12-17 11:57 PM

孟子好像比較極端
推出無後為大不孝
鼓勵大家生小孩,愈生愈多就愈亂

又否定墨子的兼愛,孟子批為無父母、禽獸
這觀念影響後人很深重,變得自私自立。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16-12-18 02:58 AM

本帖最後由 tangoxtc 於 2016-12-18 03:01 AM 編輯
warguild 發表於 2016-12-17 11:57 PM
孟子好像比較極端
推出無後為大不孝
鼓勵大家生小孩,愈生愈多就愈亂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
每一派對於其他家的學說有批評是正常的
沒有誰好誰不好
能夠被君主引用才是目的
為了能被君主引用
甚至可以老師說一套學生自己玩一套
要不然儒家代表之一的荀子
從他的學說下反倒跑出了法家
而針對當時的現像做出的說法也不一定適合於後世
要不然民為貴的思想就不會被後來的君主通通忽略了
學說被後人曲解是常有的事情

墨家的兼愛雖然好聽
不過他的根本是從商朝制度演變過來的
商朝還是一個母系社會
所以往往有一子多父制和一子多母制
因此血緣親疏關係沒有後來這麼注重
自然能講求兼愛

而墨家在實行上也有些現象不能忽視
墨家的兼愛的前提是要對組織的階級服從
為了服從階級而要破除私愛
但墨家對於個人的規範又極其嚴厲甚至有點不近人情
墨家的組織論尊卑講順序
組織之法大於國法
這種思想放在任何時後都不會被大多數的國家採用的
還有
墨家內部重刑罰比起法家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後來信奉墨家的人逐漸變成社會上的遊俠跟祕密結社
反到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墨家的優點是重視實效講求實際
在紛亂之時能有效率的組織起各式的行動力
因此在戰國時期蔚為風行
也幫助了不少國家
但隨著承平時期的到來
這種組織凌駕於國家之上的做法就成為問題了

至於孟子的這句話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解釋可以蠻多種的
可以解釋成沒有後代的結果可以不告可而娶並且情有可原
也能解釋成不遵守後輩之禮乃無後
所以舜不告而娶是不遵守後輩之禮
主流的說法是前者
但是最主要是結合了孝經的內容與注本才能得出無後是指沒有後代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孝也─十三經註疏)
不過孝經經過考據是到了秦、漢才出現的偽託之作
至於孟子當年到底是要講啥就真的還有得爭
作者: max12006    時間: 2016-12-18 11:54 AM

任何一家的學說
源起初始的中心思想或是本意
到後來都會隨著時間與朝代的遞嬗而轉變
也會隨著信奉者的看法與態度而起變化
儒家更是如此
孔孟學說一直為儒家所宗
但到了後來,儒家學者又有幾個
敢說自己是真正承繼其中心思想
至於推崇誰,不過是取其所需而已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s03.p01.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